> 文章列表 > “且取归心付佛心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且取归心付佛心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且取归心付佛心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且取归心付佛心”出自宋代宋庠的《登汝州等慈阁二绝句》。

“且取归心付佛心”全诗

《登汝州等慈阁二绝句》

宋代 宋庠

像阁岧峣出翠阴,有人凭槛看嵩岑。

方袍更语闽天旧,且取归心付佛心。

《登汝州等慈阁二绝句》宋庠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登汝州等慈阁二绝句》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像阁岧峣出翠阴,

有人凭槛看嵩岑。

方袍更语闽天旧,

且取归心付佛心。

诗意:

这首诗以描绘登上汝州慈阁的景象为主题,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怀和寄托。诗人站在慈阁,远眺着嵩岑群山,感叹着自然山水的壮美之处。他身穿方袍,似乎在与闽天旧事对话,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最后,诗人提到了归心和佛心,意味着他将自己的内心寄托于归隐和宗教信仰之中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抒发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叹之情。他用\"像阁岧峣出翠阴\"来描绘慈阁屹立于山间,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。\"有人凭槛看嵩岑\"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,欣赏嵩岑山脉的壮丽景色。\"方袍更语闽天旧\"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,方袍是作者的自称,闽天旧则指的是故乡的事物。最后一句\"且取归心付佛心\"表明诗人将自己的内心寄托于归隐和佛教信仰中,表达了对返璞归真、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。

整首诗词以山水景色为背景,通过对山阁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思念,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和对宁静、返璞归真的追求。这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,抒发内心情感的诗意在宋代文学中较为常见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