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账如何结转成本
外账会计结转成本通常遵循以下步骤:
1. 确定结转依据 :根据公司财务制度,选择合适的结转依据,如销售额、工作时间、消耗量等。
2. 收集数据 :整理外账中的各项费用,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。
3. 计算分配率 :根据结转依据,计算各成本项目的分配率。
4. 分配费用 :将费用按照计算出的分配率分配到各个成本项目中。
5. 调整成本 :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,调整各成本项目的成本。
6. 形成结转成本 :将分配后的费用汇总,形成结转成本。
7. 核对结转结果 :核对结转成本是否正确,确保会计信息准确。
8. 做好会计记录 :将结转成本的过程和结果在会计账簿中进行记录。
对于销售产品而言,产品销售数量可直接在“库存商品明细账”上取得,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确定,如先进先出法、后进先出法、加权平均法等。
会计分录示例:
结转主营业务成本:
```借:主营业务成本贷:库存商品```
结转其他业务成本:
```借:其他业务成本贷:原材料```
结转成本费用类科目至本年利润:
```借:本年利润贷: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```
结转费用类科目至本年利润:
```借:本年利润贷: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```
请注意,企业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后,应保持一致性,不得随意变更,这是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的要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外账会计结转成本的具体方法有哪些?
如何计算外账会计的分配率?
外账会计结转成本时需注意哪些事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