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岂无芳草兮杜鹃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岂无芳草兮杜鹃”全诗
《暮之春六章章五句》
宋代 陈傅良
止斋兮年年,室环堵兮两山有川。
鸥鹭巢檐兮圆荷田田,岂无芳草兮杜鹃,世微孔子兮独抱乎韦编。
《暮之春六章章五句》陈傅良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暮之春六章章五句》是宋代诗人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诗词中的“止斋兮年年,室环堵兮两山有川”描绘了一幅安静祥和的景象。 \"止斋\"指的是停止一切杂务,专心修养自己;\"年年\"表示这种修养是持久的。\"室环堵\"意味着诗人居住的房屋被环绕着,而\"两山有川\"则暗示着山脉之间有一条流水。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居所,周围环境优美,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。
接下来的句子\"鸥鹭巢檐兮圆荷田田,岂无芳草兮杜鹃\"表达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。\"鸥鹭巢檐\"指的是鸥鹭在屋檐上筑巢,\"圆荷田田\"形容了荷花盛开的景象。诗人问道,难道这里没有芬芳的草地和啼鸣的杜鹃吗?通过这些描写,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。
最后一句\"世微孔子兮独抱乎韦编\"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世的反思。\"世微\"指的是世事微末,微不足道;\"孔子\"代表智慧和学问,而\"独抱乎韦编\"则意味着诗人独自拥抱着书籍。这句诗揭示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知识的珍视,他深感自身在世俗中微不足道,但却通过钻研书本来寻求内心的满足和宁静。
《暮之春六章章五句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宁静悠然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思考。诗人以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,同时反映了他对知识追求的渴望和对世俗的冷漠。这首诗词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,也呈现了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之间的对比,传达了诗人对心灵与内在世界的追求和关怀。